今年以来,在以旧换新、旧房翻新等政策红利下,家装行业迎来新的机遇,同时也进入了复杂的“优胜劣汰”显现期。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,*ST洪涛近日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。此前不久,深交所终止皇派家居主板首次上市审核。再往前,今年3月时代装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被终止。此外,家装行业在今年还出现了东易日盛、龙发装饰、欧文橱柜等多门店关闭,欧派家居经销商被传“跑路”等情况。家装行业有着服务链条长、产品SKU(最小存货单位)多、人工成本高等难题,如何提高整合效率,成为家装公司“掘金”增量市场的头等大事之一。业内人士认为,家装行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,要创造多方共赢的价值链,才能真正地有未来。
今年以来,多家家装企业面临挑战,其中不乏行业头部企业。今年年初,欧派家居频繁被曝经销商“跑路”。欧派家居在黑龙江大庆市的一家授权店在2024年春节之后被曝出“跑路”,涉及多名消费者。4月初,山东阳信一欧派整装也被曝出经销商“跑路”。4月中旬,辽宁多名消费者反映在海城一家欧派经销商下单“全屋定制”后,经销商老板宣称破产,涉及装修款项几百万元。5月“家装第一股”东易日盛面临重重质疑。据媒体报道,无锡、郑州、武汉等多地的东易日盛分公司被传“跑路”,有相关报道称其基本丧失履约能力,员工被迫离职且被拖欠工资,部分消费者、供应商维权困难等。5月23日,深交所下发关注函,要求东易日盛全面核实并说明公司及子公司、分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和人员管理情况,是否存在闭店、停业、注销、破产等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形,上述媒体报道是否属实等情况。5月31日,东易日盛回复深交所关注函,对闭店、停业、注销、破产等问题逐一作答。东易日盛提到,2021年末以来,公司将小面积店面陆续整合到同城大店、关停部分低效店面。2023年,公司继续缩减店面,全年关闭店面15处,租金及相关固定成本大幅减少。2024年公司继续关闭部分亏损的分公司和店面及部分高成本、低效率的大店,以利改善公司经营状况。东易日盛还提到,公司根据战略规划关闭部分经营不利的门店,关闭、撤销等工商、税务程序尚在履行中;受近期舆情影响,另有部分门店运营停顿,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力争复工复产。故闭店工作在动态过程中。7月,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龙发装饰成都总店被曝已关闭,店铺门前聚集的人群与龙发装饰方面发生争执。此外,消费者投诉“欧文定制”(欧文橱柜公司)突然关店,不仅留下大堆烂摊子,更是让消费者无处申诉退款。业内专家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,欧派连续出现地方经销商经营不善导致“破产”“跑路”,说明即使是行业龙头企业,升级重塑经销商体系已刻不容缓。目前市场销售渠道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品牌需要为经销商网络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做好预警和储备。
今年以来,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,家居行业顺应趋势,制定符合自身定位的举措,包括居然之家、曲美家居等在内的多家家居企业持续开展以旧换新活动,活动范围不断拓宽。5月,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主办的“第三届全国绿色智能家居消费节”启动,从落实包括以旧换新在内的行动计划、发放以旧换新兑换券等多方面赋能企业。6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《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》的通知。在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方面,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是三项重点任务之一。鼓励家装样板间进商场、进社区、进平台,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、局部改造和居家适老化改造等。
在以旧换新、旧房翻新等政策红利下,家装行业迎来新的机遇。面对“优胜劣汰”的挑战,如何提高整合效率,成为家装公司“掘金”增量市场的头等大事之一。业内认为,目前整装已是全行业共识,是主流的商业模式,但也有很多整装套餐公司都处于不良性的发展状态,总结起来就是产业链、价值链的低效循环。比如整装公司、套餐公司毛利非常低,算下来家装公司没有钱赚,供应商、材料商也被迫应战,价格也压得特别低,材料商和供应商也没有利润空间。消费者想要更好的品质和服务,但家装公司陷入价格战中难以破局,价格一降再降,在品质和服务保障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,出现了“三输”的局面,即家装公司不盈利、材料商不挣钱、客户不满意,整个家装行业处于低效的链条的循环当中。装企想要在万亿级的家装市场里真正地“杀”出来,还是要创造多方共赢的价值链,只有价值链才会有未来。此外,今年上半年,定制家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。9家上市企业中,5家企业营收超10亿元,7家企业实现盈利。行业龙头欧派家居半年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时下滑,为十年来除2020年的最低。索菲亚营收、净利润均同比增长。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,家居行业整体已从快速发展红利期过渡到存量市场竞争阶段,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前瞻性与敏锐性、前端经销商的获客策略、工厂端的组织生产方式和配套服务等各个环节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9家定制家居上市企业2024年上半年业绩
营收方面,5家企业营收超过10亿,其中,欧派家居以85.83亿元位列榜首,并大幅度领先其他企业。第二到第五位分别为索菲亚、志邦家居、尚品宅配、金牌家居,营收分别为49.29亿元、22.12亿元、17.1亿元、15.2亿元。净利润方面,亿元级的有3家,分别是欧派家居、索菲亚、志邦家居,净利润分别为9.9亿元、5.65亿元、1.49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2家企业出现亏损,顶固集创亏损483.67万元,尚品宅配亏损1.06亿元。多家企业营收、净利润双下滑。其中,欧派家居营收同比下滑12.81%、净利润同比下滑12.61%,这是十年来除2020年的最低。欧派家居在半年报中介绍,报告期内,宏观环境承压,地产形势依然严峻,房产成交持续低迷,消费者对家居消费更加慎重,定制家居行业消费市场规模进一步萎缩。同时,行业生态沧海变桑田,客流粉尘化、分层化,终端销售渠道、流量结构和产品风格急速变迁,线下门店客流雪崩式减少,消费者对装修定制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陡增,线上和整装成为流量必争之地,对传统零售家居业务造成巨大冲击。欧派家居表示,因自身发展的历史原因,为更好匹配未来大家居商业模式,欧派家居正推进终端渠道改革,公司及经销商均正经历从单品向大家居销售模式、团队、店面等多维度的转型和磨合。索菲亚实现营收、净利润双增长,分别增长3.91%、13%。索菲亚半年报显示,报告期内,索菲亚工厂端平均客单价23679元。旗下米兰纳品牌实现营业收入2.39亿元,同比增长42.59%,华鹤品牌实现营业收入0.71亿元,同比增长3.83%。尽管家居行业面临多重挑战,但相关政策利好也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。今年以来,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,家居行业顺应趋势,制定符合自身定位的举措。与此同时,家居企业也在持续开拓海外市场。索菲亚在海外开设大型零售店,金牌家居宣布拟投资不超7亿元建设泰国(罗勇府)生产基地,志邦品牌专卖店在印度尼西亚、科威特两国相继开业。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“内卷”的建材家居行业想要“释卷”就必须“走出去”。目前我们处在产品“走出去”的阶段,距离供应链“走出去”还需时间。对已经出海的建材家居企业而言,在海外要协同前进,争取树立起高端产品的形象。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,家居行业整体已从快速发展红利期过渡到存量市场竞争阶段,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前瞻性与敏锐性、前端经销商的获客策略、工厂端的组织生产方式和配套服务等各个环节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家装消费主力群体逐步进入年轻化阶段,消费者对于一站式服务、家居新零售以及与此相匹配的大家居产品需求日益提升,整装需求越来越大。从行业内部看,单品类的同质化产品将面临更加直接的价格竞争,相比之下,多品类产品的组合销售在能迎合消费者综合需求的同时,在价格竞争方面的压力也得到适度缓解,跨界跨产品融合发展成为行业趋势。在业内看来,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逐步朝着“品牌化、多品类、一站式”的大家居路径推演,在此过程中,传统的家居企业必须快速适应并进行转型调整,打造能与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相契合的跨品类综合引流、销售、交付、管理、运营、整合等能力,已经具备或者能迅速补齐这些能力的企业,能更好地抢占行业先机,并持续扩大先发优势。